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有板有眼:Google+的“+Circles”是否真能解决身份问题?

有板有眼:Google+的“+Circles”是否真能解决身份问题?: "

问:Google+ 的「+Circles 圈子」是否真的能解决人们在网络上不同身份需要不同的个人展现及分享的问题?


答:理论上,我们的社交关系不是一个单一的圈子,而是多个不同的圈子,有些圈子甚至完全无交集,或者不兼容。有报道说,美国青少年脱离Facebook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而他们不想跟自己的父母一起混。有人不喜欢腾讯朋友,也是因为腾讯朋友帮用户把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原工作单位的同事等等,全都挖掘了出来,结果是互不相容的小圈子合并成了一个大圈子,导致用户互动意愿降低,甚至产生尴尬。


所以Google“+Circles”的理念是对的,将不同的圈子区隔开,在A圈子的分享、互动行为,不会被B圈子看到,跟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但对的理念不见得会产生对的结果,“+Circles”明显增加了关系链管理的复杂度。生活中的社交圈子是自然形成的,无需我们过分地介入“管理”。但数字化的社交关系总要面临一个管理问题,这增加了用户额外的成本和心理负担。


原本,我们在网上也有不同的活动圈子,在人人网跟同学互动,在开心网跟同事互动,在QQ群跟业务伙伴互动,在豆瓣跟友邻互动,在微博跟关注对象互动,在猫扑、天涯跟一堆虚拟ID互动,各得其所。Google+项目显然是希望通吃各种关系链,并提供各自的活动场景,这背后,仍然是Google的工程师思维,智商高于情商。


Facebook将互联网视为社会的数字化映射,所以它一直专注于社交图谱的建立和完善。而Google始终将互联网视为一个非结构化的无序的数据库,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其结构化、有序化。人的身份和人的关系,在Google眼中,也是一种数据,也可以通过技术管理起来。


现在断言Google+成败,为时过早。但人要比单纯的数据复杂得多,“+Circles”试图用人为设定的僵硬的容器,去容纳水一样柔韧无形的圈子身份问题,挑战不会小。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