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向創投提案,應該是這樣的

向創投提案,應該是這樣的: "


講到我來自的紐約「矽街」 (Silicon Alley),其實也和加州的矽谷一樣有許多傳奇人物。今天的主角,天使投資圈的大衛‧羅斯 (David S. Rose) 就是其中一號。


羅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r),在 Web 1.0 時代就創辦過無線網路公司 AirMedia 而被 《Inc. 雜誌》選為 500 位頂尖執行長。從那時候一直活躍到現在,2008 年還被《矽街內線》(Silicon Alley Insider) 網誌,選為矽街百大名人


羅斯是紐約最知名天使俱樂部 New York Angels 的創辦人暨董事長,也自己搞了一個創投基金 Rose Tech Ventures,據說曾經投資的新創公司高達 70 家,經手過上千萬美金的募資,也投出去上千萬美金的資金。他最新的創舉,是用 AngelSoft 平台把全美國的 300 個天使組織連結起來。這個平台每年經手上萬個案子,過去 12 個月來也成功促成了31 個投資案


所以,當羅斯 2007 年在 TED 跟大家分享他多年來的募資心得,如何在 30 秒內贏得創投的注意,在 10 分鐘內讓他們想要掏出支票簿,這個演講當場成為全美創業家的必看影片。現在,有好心人士幫各位整理了中文字幕,所以我廢話不多說,大家就看吧。 (感謝 Kevin 分享)



看完了嗎?是不是很讚?好,現在請你把重點記下來,下次來向我們提案,記得要做到這種程度啊。


另外,昨天在雜誌公會的「行銷人進化2.0:新世代數位行銷工具」演講 「Web 3.0 行動行銷」的投影片,已經貼出來,跟之前分享過的投影片其實還蠻多重複,所以在這裡只附上連結,有興趣的就點過去看吧。


(Pic via stoweboyd@flickr under CC license)




"

祖克柏:「電子郵件已死」!業界:「電子郵件行銷預算不死」!

祖克柏:「電子郵件已死」!業界:「電子郵件行銷預算不死」!: "

email marketing
基本上這篇文章的開頭,又要好好的來鞭一下UDN的記者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鞭他們了,之前的Google退出中國事件,就可以顯現UDN對於這科技業新聞有多麼的不專業。其實也不用我鞭,看看UDN這篇新聞底下,已經有許多網友群起砲轟了。我只能說,UDN的英文能力以及資訊收集能力要多加強,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好吧,其實這不是我們今天想聊的重點,只是Zuckerberg的確還是說過:'We don’t think that a modern messaging system is going to be email.'(我們並不覺得時下最流行的訊息傳送系統將會是Email via MailOnline
雖然小黑不斷的在推廣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但是傳統的推播式行銷(Outbound Marketing)依舊是業者始終無法放棄的一塊。但是我們從今天eMarket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根據Strongmail的調查,2011年品牌對於網路預算的投放,第一名還是電子郵件行銷(E-mail Marketing,但不包括直效郵件(Direct mail, 多指會員電子報)的部分),但是屬集客式行銷的社群媒體及搜尋引擎行銷(包含SEO及PPC)也分佔了二、三名。




老實說,電子郵件會不會死,這個問題應該先去問問傳真機或是傳統郵件。自從電子郵件發展以來,傳真機跟傳統郵件依舊是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存在。也如相同的原因,電子郵件在現在電子商務上的不可取代性,也不會因為社群媒體的發展而消失,真的該緊張的應該是原本的IM(即時訊息服務,像MSN)或式其他微網誌,Facebook Mail(業界俗稱FMail)的發展,比較可能取而代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從有了社群媒體後,電子郵件信箱中'FW'*開頭的信少了八成以上,真是感到欣慰。


從超過五成的企業認為電子郵件行銷以及社群媒體,都會是2011年主流的訊息傳播管道,而且事實上在國外的電子郵件行銷,跟過去台灣常見的垃圾信廣發模式也大有不同。現在的Email Marketing(這邊用英文是特指國外部分)也大量的運用許多社群元素在其中,包含利用Facebook Open Graph收集適合名單,指投放真正對訊息有興趣的人;同時也插入許多社群按鈕,使得Email的訊息再度被傳送一次;而且也不乏有更多的Email是鼓勵原有的會員,加入自己的Facebook或是Twitter。事實上,Email Marketing也正處於從推播式行銷,轉變為集客式行銷的陣痛期啊。


網路集客力 Inbound Markteting force不過從這其中,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大方向策略:B2B來說應該還是以Email Marketing為主、社群跟SEO為輔;而B2C則以社群為主,Email Marketing及SEO為輔,至於這裡提到的社群,同時了包含一般的社群媒體以及口碑行銷以及議題的操作等多項集客式行銷的集合。有效且精準,正是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的最大特色之一。或許有些人喜歡用散彈槍來個「亂槍打鳥」,但是用狙擊槍享受「槍槍有效」的快感會是另一層的境界。想利用集客式行銷打造你的網站集客力嘛?除了參考小黑所著的網站集客力之外,記得要常回來部落格,持續追蹤網路最新趨勢。



"

网站站长工具的假期更新

网站站长工具的假期更新: "发表者:Jonathan Simon, Webmaster趋势分析师
原文:Webmaster Tool's Holiday Update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9日 下午 03:20:00

正好赶在假期之前,网站站长工具团队更新了“搜索查询”和“指向您网站的链接”功能。

“搜索查询”添加“热门网页”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在网站站长工具的搜索查询功能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关于这一大受欢迎的功能,我们已经收到了许多反馈。其中,最常听到的一个要求是用户希望能够看到关于网站上每个页面的搜索查询数据。我们完全同意这是很有用的,并立即着手将这一功能添加到搜索查询上。我们的努力最终有了结果,正等待您来体验。现在,当您使用网站站长工具的搜索查询功能时,您将看到一个名为“热门网页”的新标签,该标签罗列了您的网站上最热门网页的印象、点击量和排名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全部基于它们在谷歌中的搜索结果。



如果您点击列表上某一单个页面,您将会看到访问这一网页的查询流量列表,包括每次查询的网站印象和点击次数。



同“热门查询”视图一样,您可以点击某一特定查询,查看更详细的数据并估测该查询在整个网站运行情况。



为了更容易过滤搜索查询数据,我们添加了饼状图来直观显示每种搜索类型、位置和流量的比例。同样,在“热门搜索”视图中,您可以在过滤查询数据时指定“包含”或者“不包含”。



“指向您网站的链接”添加“中间链接”
当重新指向一个特定的URL时,指向您网站的链接就会显示出来。如果有一个指向您网站的链接,它能链接到URL1然后重新链接到URL2,我们将显示该从URL1到URL2的链接为中间链接。此外,我们在“指向您网站的链接”功能中的所有表格里添加了一个“下载所有链接”选项。



现在您了解了这些更新,请花几分钟的时间在您的网站上查证一下吧。我们希望它能为您这个假期添加更多的乐趣。欢迎大家在网站站长帮助论坛发表评论,让我们知道您的想法。网站站长工具团队祝您节日快乐!
"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英統計顯示 電子郵件逐漸式微 -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英統計顯示 電子郵件逐漸式微 -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本報訊〕好萊塢影星湯姆‧漢克(Tom Hanks)與梅格‧萊恩(Meg Ryan)在1998年合作的電影《電子情書》中,透過電子郵件譜出浪漫戀情,至今仍讓不少影迷津津樂道,但根據英國一項統計,電子郵件市場正以無法抵擋的速度萎縮中。

 「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Marck Zuckerberg),日前公開預告,電子郵件將會逐漸消失,曾讓不少人嗤之以鼻,但根據英國的網路流量調查公司「comScore」統計,25歲以下的網路用戶,都較習慣使用社交網站,而非手續較為繁瑣的電子郵件。

 英國的電子郵件使用量,曾在2009年10月達到顛峰,但也從那時開始,電子郵件供應商已經損失至少120萬用戶,最主要的三家廠商「雅虎」、「Gmail」、「Hotmail」,使用量皆不約而同下降。

 年輕一代網路族群,多數偏好即時性較高的社群網站、透過整合的圖像式介面,增加了使用上便利性,且像是臉書等社交網站,也都會清楚讓用戶們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在線上、更有效掌握訊息傳遞情況。

 科技雜誌專欄作家德沃夏克(John Dvorak)認為,對於越來越多人而言,電子郵件已經失去效用,德沃夏克指出,寄出電子郵件時,無法確實得知對方是否收到信件,且不少人更改電子郵件帳 號的頻率過高,也增加使用上的不便利性,再加上廣告信件越來越多,都加速網路用戶「拋棄」電子郵件。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千萬別讓學齡前的孩子玩有 in-App Purchase 的 iOS 軟體呀! (11 回應)

千萬別讓學齡前的孩子玩有 in-App Purchase 的 iOS 軟體呀! (11 回應): "




這畫面中充斥良善到不行藍色小精靈們的 iOS『免費』遊戲 Smurfs' Village,可是暗藏玄機呀!



身為父母親,下載這樣可愛又益智的遊戲給學齡前兒童把玩,可以說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情了,不過在將該遊戲 / iPad / iOS 裝置 交到孩子手上之前,各位螢幕前的父母親,可得多多留意了!這款遊戲(或者說其他類似的 iOS App)雖然可以讓大家免費下載,但是它的 in-App Purchase 功能,卻可能讓家長付出不小的代價,最近美聯社就報導了跟該遊戲相關的個案,還好文中的寶貝孩子沒按到啥高級的寶物。



雖然在接受 App 內購買前,軟體通常都會發出提示請使用者確認是否要進行,不過學齡前的孩子哪懂得那是啥,一不小心就給他『敗下去』,萬一還買到高價的遊戲寶物,父母親收到帳單的時候可就欲哭無淚囉!



"

見鬼了!七吋iPad現身!爆料的人居然是不老偶像林志穎!? (29 回應)

見鬼了!七吋iPad現身!爆料的人居然是不老偶像林志穎!? (29 回應): "



不論大家對七吋iPad有什麼想法,但重點是,它真的存在!而且這次的爆料人居然還是不老的青春偶像兼愛車人士林志穎,根據林志穎的新浪微博(唉...怎不是噗浪。)上面上傳的照片,可以很輕易的辨識右手邊的那台Mini iPad,根據他的說法,這台機器仍是工程樣機,還在Debug中(也許是新的作業系統版本或是全新的處理器架構?),如果這台7吋iPad屬實,單純覺得十吋太大的人未來就沒有理由拒絕iPad了!



"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我这样使用Evernote

我这样使用Evernote: "

我用Evernote有两个特点:一是简易而持久,二是把 Evernote 真正当作 Evernote 来用。本文应该会不断更新、甚至添加大量注释,但初稿还是保持最简单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点滴修正和补充,会首先更新在 http://www.evernote.com/pub/xbeta... ,积累一段时间,再同步到本博客。


Evernote xbeta


1. why - 为什么用Evernote


唯一满足我「随时随地记录、自动汇集一处」” 需求的工具。

持续改进,未来有保障。


2. when - 我用Evernote的历程


第一次知道:不记得。

第一篇博文:2007年8月,就Evernote的中文支持进行关注,并与官方沟通。

第一条笔记:未保留。目前留存的第一条是2007年11月,就是关于Evernote的。

断续试用:2007-2009

高强度使用:2010年开始,EN3.5,多终端同步。


3. where - 在哪些设备上使用Evernote


Lenova Thinkpad T400 (公司为主)

IBM Thinkpad T40 (家)

另外一台PC (老婆、公司)

iPad 16G wifi(家)

黑莓手机 Blackberry 9000(到处) Evernote 3.0.275

任意PC的浏览器(偶尔)


4. what - 用Evernote记录什么


工作相关笔记

软件、博客相关笔记

个人事务笔记

宝宝的日记


5. who - 和谁一起用Evernote:


我自己在用

老婆大人在用(和我用同一个Evernote ID,以进行共享协作)

宝宝间接在用:她的少量照片(尽管黑莓照相效果太差)、她的日记(当然是爸妈代记)


6. how much - 按使用频率的举例


工作笔记

软件笔记

资料摘录

协作记事

宝宝日记


7. how - Evernote应用举例


网文摘选:

上网时,看到好内容,选中相关文字(是相关文字,而不是全篇),按 win+g。

Evernote win 3.5 自动生成一条笔记,并保留来源。

对笔记稍做注解。


手机拍照:

带着小宝宝,或见到什么其他要照相的,会用黑莓手机(BB9000)拍照片,直接传到Evernote。这样,两台PC上就同步了。


随手记录:别人告诉我一个电话、会议通知,随手记在Evernote中……


8. how much


总数据量(2010-12-06): 2275条笔记,11个笔记本(有本地的、有同步的、有公开的),40MB数据库,速度很快。

总数据量-补充:2010年7月曾为了测试大数据量的性能,导入大量附件,数据库367MB,尽管当时的V3.5 速度不算快,但也可以接受。


9. how - 如何管理信息


Evernote的tag功能很强大(v2.2时最强大),也支持支持多个笔记本,且最新版支持笔记本组功能。可以用这些功能做到树状管理,但是,这并不是Evernote的正宗风格。Evernote的风格是“不管理”,即“写笔记时只管记,用笔记时只须搜”。再一点,tag功能在移动端是相对不便于操作的。


实际上,很长时期,我就是一个笔记本,tag也很少用。

后来只是为了研究新功能,才弄成了多个分组的笔记本,建立了树状的tag。

建议方式:多笔记本,大多数笔记不做tag。或单一笔记本,建立层级式tag。因为 笔记本+tag的组合,会让人在点击导航时很不方便。


2010-12-23: 首次发布

2010-09-01: 初稿。


-- http://xbeta.info  ( 6793ee6ca67cfacc9d4333d9ae43a11b)

A2:相关阅读

"

三言二拍:国搜还是狗搜

三言二拍:国搜还是狗搜: "

人民搜索终于推出新闻搜索1.0版,并且开始了大规模全国造势。关于goso.cn这个域名,人民搜索执行副总经理宫玉国前天解释说


人民搜索成立之前,讨论公司名和域名的时候,有同志提出叫“国搜”,意味国家搜索,因此选择了goso.cn这个谐音的域名。但是经过多方权衡,最后保留了goso的域名,选择叫:人民搜索。人民搜索是人民日报的一员,人民搜索也是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


不过,人民搜索没有选择guosou.cn,而是goso.cn,后者的发音更像“狗搜”,而不是“国搜”。前有搜狗,后有狗搜,看来百度面临的来自犬科的竞争压力还真不小。


宫玉国是中国互联网的老兵,是第一个商业ICP网站ChinaByte的首任操盘手。他懂互联网,较少官员习气,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十余年,也没沾染多少江湖习气,算是个值得信赖的人。让我隐隐感到一丝寒意的,是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的话


我们本身代表的是国家,你不用打败我们,你应该多帮助我们,多给我们出主意。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履行国家职责。


在中国,你代表资本、代表新技术都不可怕,怕就怕有人自诩代表国家。城管代表国家打砸抢,社会闲杂人员代表国家强拆,IDC代表国家拔网线,现在连技术中立的搜索引擎都声称代表国家履行职责了,这事儿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国家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则将其概括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国家不是笼统的、抽象的,国家代表具体的利益,同时国家还拥有巨大的强制力。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早就透露,人民网将引入战略投资者,瞄准的是早日A股上市。可见赚钱也同样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因为投资者并不关心所谓的国家职责,他们买你是因为你能带来商业回报。


邓亚萍过去打球是代表国家,出任国际体育组织官员是代表国家,现在做搜索仍然代表国家,其中既有习惯性代表的原因,也有个人形象一贯性的原因。但我更希望她明白,她过去的取胜靠的是实力和毅力,而不是国家强制力。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上,你输掉了,并不代表国家输掉了,别动歪脑子。


无论国搜还是狗搜,首先得是个好搜。

"

Google Shared Spaces 從Google Wave死灰復燃的協作小工具

Google Shared Spaces 從Google Wave死灰復燃的協作小工具: "

google shared spaces-04

Google在2009年五月底宣布推出Google Wave工具,這是一款沒辦法用現在常見專有名詞定義的服務,融合了通訊、郵件、資訊交換、協同合作等功能,有複雜但強大的社群組織規則,看似所有人全部集中在一個Google Wave平台,但是又依據每一個討論串各自形成一個個獨立運作的小圈圈。

不過這個剛宣布時廣受專家期待、追捧的服務,實際推出後的用戶反應卻十分冷清,於是在事隔一年又多一點點之後,Google Wave在2010年8月初宣布不再做後續研發,並將於12月底徹底關閉。

而Google雖然不再給Google Wave機會,但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或許Google尚未完全放棄,例如打造一種「多樣化」的協同工作平台。今天看到的消息,就是Google Labs中推出了一個叫做「Google Shared Spaces」的新項目,而它的內容就是那些從Google Wave墳墓中重新爬出來的一個個獨立的協作小工具。

什麼是Google Wave中各式各樣的協作小工具呢?如果你之前沒有使用過Google Wave,那麼就跟著我一起逛逛現在的Google Shared Spaces吧!

首先你會來到Google Shared Spaces的協作小工具庫(我知道,介面很醜,但這是實驗產品嘛!而且它們剛剛才死灰復燃啊!),右邊是各種可以切換的工具分類,例如有計劃性工具、生產內容工具、遊戲工具、投票工具等等。

而如果找到你感興趣的協作工具,按下工具下方的〔Create a Space〕,創造一個專屬協作空間

google shared spaces-04

不過創造空間時,你必須登入一個帳戶,可以是Google、Twitter或Yahoo帳號

google shared spaces-01

接著你創造的協作空間就誕生囉!你可以把專屬網址分享給其他人,那麼他們也可以「登入(同樣使用Google、Twitter、Yahoo帳號)」這個協同合作空間,並與你一起利用小工具進行各種線上合作。

例如下面這個「Yes/No/Maybe Gadget」協作小工具,我就利用它創造了一個「你會每天都讀Google Reader嗎?」的投票統計工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入下面的網址瞧瞧看有些什麼功能,也歡迎登入後進行投票或留言討論:

http://sharedspaces.googlelabs.com/h2E38dma0S

google shared spaces-02

除了投票工具,也有地圖類型的協作工具,例如「Map Gadget」可以讓多人一起線上編輯Google地圖,例如我們準備舉辦一個遊行活動,那麼就可以利用這個小工具來規劃路線、活動範圍、特殊據點等等,也能利用上面內建的留言板直接開會討論。

google shared spaces-03

另外還有像是「Draw Board for Google Wave」,就是讓多人一起登入後共同在小白板上協同作業。

google shared spaces-05

而一些小遊戲也可以讓多人登入後娛樂互動,例如「Wave Chess Gadget」。

google shared spaces-06

這些從已死的Google Wave母體中脫離而出的Gadget,倒是很像是一個一個Web App,當然現在的介面還很簡陋,但是如果這些小工具稍微作一些改進,變成像是可以融入各種Google服務的外掛呢?例如在Gmail中隨時找人下棋?在Google日曆中嵌入可協作的旅遊地圖?在Google文件裡製作一個需要登入的實名的投票系統?甚至就是Chrome OS中的「安裝軟體」?或許這就是Google Me的一部分嗎?

我想這些協作小工具,在未來的網路化工作裡還是有生存空間的,就讓我們期待這不是歹戲拖棚,而是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吧!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