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MySpace 興衰史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Facebook入華懸念:搭夥百度還是牽手李嘉誠

2010年04月14日06:56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日 前,facebook年内进入中国的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是IPO之前的概念炒作?还是确实有信心,自己可以幸免于众多海外互联网公司的前车之鉴?同时有 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正在积极寻找国内合作伙伴,甚至有传出同搜索引擎百度合资的消息。与此同时,facebook的入华还有诸多悬念,现有的 中国facebook如人人网会不会遭到分流?facebook内容运营是否就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作为股东李嘉诚又会在背后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一

白手起家还是拿来主义?

按照有关部门“外资企业不得在中国境内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规定,外资互联网公司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先成立ICP(InternetContentPrivider)合资公司,并允许在ICP合资公司中持股50%。

除了收购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如亚马逊收购卓越、eBay收购易趣)后共用ICP牌照之外,外资互联网成立合资公司也基本有两种模式,一是与投资界合作,二是与产业资本合作。

2005 年“MSN模式”就是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运作互联网业务的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此后新闻集团的Myspace进入中国也借鉴了 这一模式,在合资公司中新闻集团持股40%,创始人团队持股32%,另外两家投资IDG及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共占28%的股份。

相 比之下,与产业资本、比如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后者的用户基础与在中国互联网运营的本地化经验,比如此前雅虎与新浪网成立的合资公司一 拍网、以及在今年1月,百度和日本乐天共同日本最大网购商乐天5000万美元合作的B2C商城,但是正如整合遇到的问题一样,很多时候 “1+1>2”的结局未必出现。

而在此次facebook酝酿入华之际,业界 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与百度谈合资”的消息,不过具体细节与最终结果目前尚不得而知。在业界人士眼中,双方如果能够实现合资,也许能够实现优势 互补:最近一直在社区领域积极发展、并推出属于类微博服务i贴吧的百度可以增强在社区领域的实力与资源,实现百度“打通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即时传递信息 之间通道”的设想,而facebook则可以获得百度的用户基础与本土运营经验。

此外,根据国外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facebook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AOL,并且有可能在几个月内超越Ask,成为全美第四大搜索引擎。而facebook正在研究根据社区用户的个人资料及行为匹配搜索广告的尝试,相信也与百度可以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不 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合资公司的估值差异可能成为双方最终走到一起的最大障碍。在IPO之前的facebook目前在资本市场上风头正劲,根据分析师估 计facebook上市后市值将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创下近两年IPO融资之最,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能否达成合作协议还要拭目以待。

另 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3月李嘉诚曾向facebook投资逾1亿美元,当时就有海外分析师表示,李嘉诚的投资会使其旗下原有的互联网资产如TOM和 在线facebook建立更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此前互联网通讯公司Skype进入中国,就是采用了与TOM在线共同组建合资公司,TOM在线与 Skype分别持股51%及49%的方式来合作。

那么facebook入华,大股东又将在背后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悬念二

现有SNS格局是否会被撼动?

此 前,李嘉诚曾对外透露,facebook的产品与和黄业务有协同效应,日后在和黄的手机网络中,可以使用facebook服务。而从两年 前,facebook推出简体中文版本,到如今国内3G建设如火如荼,虽然facebook的新闻发言人说法十分“官方”而并未透露有任何针对中国的专门 计划,但是事实是,如果facebook再在入华问题上蹉跎一两年,就很可能错过“春天的最后一班地铁”。

另 一种观点认为,在目前情况下,facebook的决定已经是“为时已晚”,人人网号称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2亿,开心网的用户也超过了4000万,而且 在大学生、城市白领用户中具有极高的覆盖率。易观国际分析师玉轶表示,中国SNS竞争格局已确立,facebook如果以传统SNS网站身份进中国,看不 到太多发展空间。

不过,鉴于facebook在中国网民中极高的知名度,不少网民对 Facebook的到来也充满期待。同时也有观点认为,facebook入华可能会分流SNS网站的部分用户。而对此,千橡互动副总裁沈博阳表示,美国的 互联网公司包括谷歌、雅虎在中国都没有很好的发展,所以人人网完全没有必要担心facebook入华。
从以往淘宝战胜易趣、腾讯竞购ICQ、百度与谷歌之间的较量似乎也验证,“洋枪洋炮”来到中国之后往往哑火,因此也有在闻facebook即将入华的消息之后,就有用户表示,“不来,facebook还是个神话,来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就很难说了。”

与此同时,facebook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也并不止SNS同行网站,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就曾经表示,“facebook是人们沟通的工具在中国可能是即时通讯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这个功能,这也意味着facebook可能要与一个更为强悍的本土巨无霸过招。

另外,正在国内网民中如火如荼的微博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抢夺着facebook的潜在用户。

悬念三

全球版还是本地版?

事实上,因为公司尚未公布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这也使得用户对facebook将为中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有种种猜测:是成功模式的复制移植?还是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特色?

DCCI 网络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就表示,在中国既有的竞争环境下,本地社区、SNS发展的开放程度不够,facebook的开放平台等优势恐怕难以发挥。 “Connect、Openstream、OpenAPI等facebook开放平台的核心系统,复制到中国市场的难度较大。

而在谷歌事件之后,外资公司在提供互联网信息时,如何适应中国政策而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调整,也是摆在facebook团队面前的一大考验。

近期同时有消息称,来自台湾的facebook中国区总经理人选已经确定,而这似乎又已经让人们听到了的Facebook的叩门声。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李宽宽

实习生尹卉

链接

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达到1.76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76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5.8%。

病毒式营销、口碑相传的推广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通过内容黏着、互动应用和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维护与拓展,社交网站正在发挥平台化,工具化的作用,逐步成为广大网民休闲娱乐,获取资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中國啟動網路十年戰略

【文/許美玉】

三網合一寬頻先受惠

廣大的中國市場,寬頻建設卻相對落後,在三網合一政策推動下,落後的寬頻建設將會是重頭戲,加上即將展開的物聯網、智能電網,甚至接下來的雲端運算,重頭戲都落在寬頻網路上,因此相關廠商將會受惠。

因為中國在網路通訊產業,目前建置領先的行動通訊,造就山寨手機龐大市場,而中國3G因為一直想扶植自己的規格,直到去年才開始進入3G時代,由於3G時代意味將與寬頻網路產業連結,電視產業也將納入,另外電視不再只是走纜線與衛星,網路電視也崛起。

雖然電信網、電視網與寬頻網路三網互通的時代已經到了,但是目前中國固定電話的普及率不到3成,與固定電話走同1條線路的寬頻網路,普及率更不到1成,由上面的數據完全可以理解中國的寬頻網路布建仍不普及,遠低於行動通信四通八達,其用戶數更是寬頻上網人數的6倍多。

寬頻網路建設相對落後,寬頻上網率偏低意味PC普及率低,為此,中國推動「資訊下鄉」、「寬頻下鄉」與先前的「家電下鄉」相結合,保證農村買了電腦能夠上網閱讀資訊,也能上網看電視,除了要鋪設光纖寬頻網路服務外,還要架設無線區域網路,成為三網合一前行軍。
即使礙於城市和農村地區差別顯著等因素,利用3G達成行動寬頻上網,成長將會優於固話寬頻,甚至研究單位預期2014年行動寬頻將占寬頻上網近7成的市 場,但是根據實際的應用,固網寬頻逐步走入光纖,且上網玩遊戲或者其他多媒體的應用,需要更大的頻寬,因此對於光纖與寬頻產業相當正面。

物聯網蠢蠢欲動

透過電子標籤(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經過介面與無線網路相連,所有物體可建立與人溝通的管道,這就是物聯網,定義很簡單:就是在每個物品嵌入電子標籤透過射頻識別等資訊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智慧化識別和管理。

在建立物聯網之前,最重要要先建立物聯網平台,才能到全面性的智慧型管理物聯網,而這個平台就是網路系統,一般認為當整個環境覆蓋在無線行動網路與無線寬頻之下,物聯網就可開始啟動。

至於想要滿足物聯網穩定運作,則需要無接縫與無頻寬限制的網路,與沒有容量上限的終端管理系統,完全符合上述條件才能確保物聯網的運行,目前來看3G+WLAN則是最低成本和容易實施的特點,成為無線寬頻接取的最佳方案,因此三網合一與雲端運算將是物聯網的前置。

雲端運算方興未艾

昇陽在1990年代末期提出過「網路電腦」構想,可惜當時沒有隨地寬頻環境,可是現在雲端運算已經初具雛型,如介面逐步成熟,以Google為 例,Ajax設計的人性化介面,只要會在瀏覽器輸入網址就會使用,而且使用Google Decs線上的文書處理軟體,就幾乎可以取代微軟作業軟體,還有超大頻寬的儲存空間。

隨著網路的發展快速,傳輸頻寬也越來越大,加上免費與便利的誘因,網路能做的事情更多了。Google為大家做了網路無限可能的示範,Gmail、Google Talk、iGoogle、Google Calendar等線上應用,也都是雲端運算的基礎運用。

不管是物聯網甚至未來的智能電網,雲端運算是一個很重要基礎,尤其是智能電網,為期有效管理電力輸送與電力使用甚至達到節能的效用,雲端運算帶來的幫助相當重要。

雲端運算受惠廠商則涵蓋伺服器廠商的緯創、英業達,磁碟陣列的普安、喬鼎,還有軟體廠商如零壹、敦陽等。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facebook社群行銷熱》OPEN將衝上人氣第一

大家參與粉絲團的小天使任務了沒?獲得活動序號的粉絲們快去兌換商品品嘗看看喔 ! 」今年剛過完農曆年不久,有一檔網路活動訊息在facebook平台上流竄。在這則貼文下,總共有600多名網友回應,有人還留言分享試吃心得,是目前台 灣操作facebook行銷活動最成功的案例。

     這是7-ELEVEN為了推廣冷凍食品而專門設計的行銷案。主導這檔行銷活動的整合行銷部經理陳飛龍說,10天活動期間內,7-ELEVEN總共增加6萬名粉絲,送出近3萬份商品試吃,另外估計活動訊息有80萬 ∼100萬人次瀏覽。

     網 路行銷達人、FunP執行長邱繼弘分析,送贈品是行銷常見手法,但是方法高下有別。一般人送贈品,頂多是訊息曝光,消費者把贈品拿走就結束。但7- ELEVEN的設計不僅讓粉絲會主動把訊息分享給好友,擴散訊息,還能吸引網民加入粉絲。除此之外,還能鼓勵網友留下產品試吃心得,留下龐大的商品口碑資 料庫,一檔活動同時達到三種目的。

     即使計算3萬份商品試吃成本,這檔活動花費約100萬,投資報酬率很高。陳飛龍笑著說,活動效果好到主管開始把注意力放在facebook經營上,立刻訂下一個「遠大」目標。「主管開始問:什麼時候粉絲破100萬?」

速度 5個月成為粉絲人氣王

     目 前國內粉絲專頁中,粉絲數最高的就是7-ELEVEN,從去年11月開始正式經營,短短5個月已經有30萬名粉絲。「我們官網經營10年,才累積到120 萬會員。」有7年網路行銷操作經驗的陳飛龍認為facebook的連結性、互動性跟即時性都遠甚於之前的網路工具,要破百萬粉絲根本不是問題。

     傳統的網路行銷,通常是先將活動頁面放在官網上,然後利用電子報或投放其他網路廣告導進流量,才把訊息散播出去,一檔活動走下來通常要3∼4週時間,才能達到預設目標。但同樣的訊息透過facebook傳播,陳飛龍認為,2∼3小時就能達到傳統網路活動效果。

     在 實際操作facebook之前,7-ELEVEN已經有大量使用網路工具的經驗,例如:官網、電子報、部落格、MSN機器人,其實每使用一個網路工具,背 後就有大量的維護工作產生。也因此當網路界開始注意facebook平台時,「我們並沒有立刻跳下去,而是觀察研究我們到底可以在上面做什麼?」陳飛龍 說。

     經過一段時間研究,7-ELEVEN已經訂出facebook的短、中、長期三個不同階段目標,希望藉此一步一步拓展facebook效益。雖說是短、中、長期,但其實長期目標也將在今年7月推出,距離他們真正經營facebook還不到一年。

     陳飛龍說,第一個階段就是發揮平台基本的功能,利用貼文跟粉絲互動。這階段的經營目標以粉絲數以及貼文回應數為主。

     第二階段則增加跟粉絲互動的多元性,開發一些行銷活動應用程式,讓粉絲可以從回應貼文到玩活動,跟企業品牌深度溝通,像之前提到的「粉絲小天使」活動,就是這個發展階段的案例。

     陳飛龍進一步分析,對企業來說,要進展到第二階段,粉絲數最好有20萬。因為開發一支活動應用程式,通常需要10多萬預算,如果粉絲數太少,報酬率就不高。

     第三階段,就可直接在平台上經營金流事業,譬如:電子商務。陳飛龍說,目前他們已經著手正在規畫產品,預計今年7月可以正式對外營運。

精準 每兩天貼一次文

     每 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經營重點,為了研究facebook基本的貼文,陳飛龍花了一個多月測試。去年十月,他跟同事開始研究貼文效果,觀察的重點主要放在:第 一,什麼貼文形式讀者最埋單?第二,一天24小時,什麼時候貼文最恰當?第三,最適合的貼文頻率是什麼?試出最適合方案後,7-ELEVEN的粉絲專頁才 在11月開始對外正式公布。

貼文看起來很簡單,但陳飛龍認為,很多企業經營粉絲專頁卻沒有粉絲,問題都出在貼文上,因為沒有搞清楚跟消費者溝通的模式,以至引不起興趣。

     目前7-ELEVEN至少有3種貼文模式:訊息告知,開放性問題,或做成選項讓大家投票表達意見3種。陳飛龍說,像元宵節的時候,他們就曾經把7-ELEVEN賣的元宵口味做成選項,讓大家表達最喜歡吃什麼口味,就有很熱烈的回應數。

     很 多經營粉絲專頁人認為,要每天固定貼文,或者高頻率貼文才能維持粉絲的忠誠度,但陳飛龍卻認為,寧可「精」而不在多。所謂「精」是要求每一則貼文要有一定 規模的回應數,目前7-ELEVEN每則貼文都有400以上回應數。如果回應數太低,代表粉絲對訊息沒感覺,久而久之會被視為垃圾頁面,網友就再也不會回 來。

     因為重視回應數,所以貼文頻率也跟著調整。「我們曾經一天貼文兩則,但發現回應數會降低,現在調整成一星期約4∼5則。」陳飛龍說。即使降低頻率,一個月仍有20則訊息,如何讓網友對每一則都有興趣,其實是高度困難的挑戰。

贏家 AISAS掌握消費者心理

     7-ELEVEN行銷團隊固定召開「編輯會議」,討論未來一個月的貼文主題。他們會從社會行事曆,譬如:繳信用卡時間,提醒對發票時間,或節慶假日,加上7-ELEVEN內部的行銷主軸,篩選出訊息,再交由外部協力廠商負責貼文與回應管理。

     雖然facebook行銷效果驚人,7-ELEVEN也會在今年提高相關行銷預算,但陳飛龍提醒,它終究只是整體網路行銷的一環,千萬別忘了其他網路工具的使用。

     以 7-ELEVEN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官方網站,它要負擔最基本的訊息告知功能。「有的網友突然想找跟7-ELEVEN有關的訊息,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官 方網站。」因此所有的訊息必須在官網出現,而它跟消費者溝通可以像發布新聞稿一樣,用正式專業口吻讓人信賴。

     另一個工具則是部落格,它的功能是跟消費者深度溝通。在企業官方網站做出訊息告知後,部落格就可以補充訊息深度,好像一名記者替企業做深度報導,加上部落格可以搭配照片跟圖表說明,更能勾起網友接受訊息的深度。

     而facebook或噗浪(PLURK)這種微網誌工具就像派遣在外的游擊尖兵,負責將訊息擴散出去。透過這3個工具的交叉運用,才能兼顧網路行銷的每一個面向。

     2004 年,日本電通公司因應網路時代,曾經提出一個新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即AISAS。先引起消費者的注意(attention)、產生興趣 (interest)、然後消費者會搜尋(search)、行動(action)、然後再分享(share)。而企業行銷的重點必須在搜尋跟分享兩個環節 中發揮影響力。

     讓網友很容易在官網跟部落格搜尋(search)資訊,利用facebook等微網誌引起消費者注意(attention)跟興趣(interest),甚至鼓勵他們分享(share),才能成為網路行銷時代中真正的贏家。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Google出走中國 科技的「手」軟了(2010/4/5)

記者/江哲淵 

Google和中國攤牌,於三月23日正式宣布退出中國。故事起源於2006年,當時Google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和中國達成協議,Google同意將中國當局欲查禁的資訊從搜尋引擎中過濾。而破局的原因則在今年一月,Google以系統遭到駭客入侵以及中國當局限制網路言論自由為由,表明不願意再接受中國官方的網路審查。

此舉,無疑是在全世界的面前,給了中國重重的一拳。然而,在「獅子頭上拔毛」的後果,可能就是失去全球最大的網路市場。當然, Google也絕非笨蛋,宣佈關閉在中國的網站之後,隨即把服務中國網友的伺服器轉到香港,以新瓶裝舊酒的姿態繼續服務網民。

現今,自由市場競爭的概念在中國仍然行不通,對中國政府來說,他們不可能容許企業利益超越黨國的政治利益。在政治上的訴求是如此,那以科技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來觀之呢?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立50週年的大會上致辭表示,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技,誰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主動權,誰就掌握了國 家競爭的主動權。當然,其中也包括網路科技的發展。中國向來依賴中央媒體直接或間接地向人民政令宣傳,然時至今日,資訊除了透過廣播電視及平面媒體傳遞, 中國當局也跨足網路媒介。對於網路媒體,中央產生了一種「愛恨」糾葛的複雜情感,網路的多媒體及互動性質為他們帶來更有效率的宣傳型式;然而同時,網路的 互文性、超連結甚至是搜尋引擎的神通廣大,有可能「勾結」著民主、「共謀」著法輪功,當然,六四天安門也是個「不能說的秘密」當然不願意讓人民接受諸如此 類的訊息。

接著反過來,我們必需關注的是,Google的出走會不會使得中國網路科技的發展停滯?在網路科技的發展上,Google時常開天闢地,引領創新和風潮。對於百度或是阿里巴巴等當地網路業者來說, Google的離開將造成他們失去一個「可敬的對手」,儘管分食的大餅會相對過去較大較甜,但是在缺乏外來競爭的態勢之下,或許可能形成當地網路業者前進的路障,導致因循苟且的心態因而失去活力與創新。

專家也憂心若百度持續坐大,導致市場壟斷,那麼中國不但無法繼續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也可能會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發展之路」的路上迷 路。這將使中國網路市場越顯封閉,與原本網路被期待的開放勃發背道而馳,最大的輸家,可能還是廣大的中國網民。而中國當局對此的下一步為何?讓我們拭目以 待。

Google出走中國 再掀市占保衛戰(2010/4/5

記者/李佩珍
日前Google〈谷歌〉發表公開聲明,宣佈停止過濾審查Google中國搜 索服務內容,並將其搜索服務由中國大陸轉至香港,引起各界一陣譁然,及廣告商的擔憂,美國官方亦對Google和中國當局未能在網路資訊自由化的問題上化 解歧見表示失望。如今Google表明反對審查的立場退出中國,是否會造成公司營收的減少?或是照亮公司的道德光環,重新贏得廣告商和用戶的信賴?

Google退守香港 百度虎視眈眈

中國是全球最大網路兼手機市場,目前擁有約3億8400萬的網路用戶,行動用戶更超過7.5億,擁有世界第一多的網路使用人口。中國搜尋引擎2009年的市場規模達69.5億元,其中百度佔63.1%,谷歌中國佔33.2%,光這兩家市場佔有率就超過96.3%,幾乎壟斷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自今年一月中Google宣布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後,其股價已累計下跌近6.3%,市值蒸發約116億美元。

Google身為全球最大搜尋引擎,每年創造240億美元營收,其中大陸市場雖只貢獻一小部份,但未來卻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自Google表態不 惜退出大陸以來,百度股價已飆漲近一半,市值增加70億美元。網路廣告代理商表示,許多新廣告主不敢輕易在前途不明的Google上廣告,也造成其營收的 下滑。

Google正式退出中國的消息公佈後,Google股價下跌0.4%,百度股價上揚1.6%,微軟小漲0.03%。相較之下,百度在美股價首度超 越Google,分析師預估百度能吸引Google原有33%到75%的使用者,今年收入可望增加3.5億美元,每股收益增加4.11美元。

市場前景不明 廣告主觀望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網路廣告市場約10億美元,Google在大陸的營收估計在2.5億至3億美元,對Google去年高達230億美元的總營收只 占一小部分,短期來說退出大陸市場對Google影響不大。但亦有分析師指出,估計中國網路市場到2014年可成長至150億到200億美元,而 Google可望搶下50億至60億美元生意,長期而言,Google的決定可能得不償失。

Google廣告業務在中國的行銷管道分為三部分,一是Google線上,由廣告客戶自行開戶、投放廣告;二為Google於中國的大型企業客戶部 門,專門負責全球500大企業的網路廣告投放;三是經銷代理商管道。Google目前業務收入主要分三部分,Google.cn網站收入占20%到 30%;Google.com占30% ;Google Adsense(網路廣告聯盟)占40%左右。

Google事件對新的廣告主開始產生觀望心理,目前Google在中國大陸有27家廣告代理商,上萬名從業人員,撤出大陸後也將衝擊這些員工的生 計。但上海、廣州、重慶等地多家廣告代理商表示,一旦Google.cn關閉,輸入Google.cn網址後將自動跳轉至Google.com.hk的網 頁,因此廣告收入將不會受到影響。雖Google對未來營收保持樂觀,但市場上對此卻持保留態度,未來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Google出走中國 網路自由之戰(2010/4/5)

記者/賴彥伶
延燒數月的Google退出中國一案,終於定案。Google 在23日正式宣布退出中國,把服務中國網友的伺服器轉到香港,提供未經審查的網路搜尋服務。Google此舉再次提醒世人,中國對網路言論自由的嚴厲控 制,使得Google不得不退出這塊廣大的市場,也引起外界對中國在限制網路政策上的關注。
整起事件的導火線在於今年一月Google遭受來自中國的駭客入侵。Google聲稱他們遭受到有計畫且複雜的駭客攻擊,這一波攻擊主要都針對網 路、金融、科技和媒體等智財和資本密集的產業,竊取其公司科技技術。Google同時也發現,這次有計畫的攻擊也鎖定大陸的民權人士,雖然大部分的個資侵 入都未成功,但仍有兩名民權人士的資料被入侵。

2006年,Google為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許可,同意把中國當局查禁的資訊,從搜尋結果中過濾掉,所以在中國的Google上,凡是出現台獨、 民主、六四和法輪功等被中國視為反動的字彙和網頁都無法開啟。Google起初進入中國市場,就是期望在中國當局法律要求的許可下,提供中國人民更開放的 網路環境。但受到此次攻擊事件的影響,再加上自北京奧運後中國政府對網路的審查漸趨嚴厲,惹毛了Google,進而宣布推出中國市場,此舉引起全球的關 注,但Google需面對的是極可能失去中國這塊擁有近四億網民的網路市場。

中國自1999年發展網路開始,中國政府就建立了「防火長城」,例如「金盾工程」、「綠壩」等軟體,負責監管網路言論,掌控民運人士活動網站。外國企業為了進駐中國這塊廣大的市場,被迫妥協於中國的種種政策,其中包括Google、微軟雅虎等網路龍頭,都為了開拓中國市場而配合「防火長城」的網路過濾機制,卻也遭到美國國會與人權團體的抨擊。

特別是雅虎因配合提供異議人士資訊給中國政府,導致中國新聞記者師濤遭到逮捕,此舉受到美國國會聽證,雅虎形象受挫,這也給予配合中國網路過濾的 Google一大壓力。如今,Google拒絕繼續配合網路審查而撤出中國,凸顯出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屢遭限制,對中國方面日益感到不滿。

在中國這個共產極權的國家,所謂的自由市場競爭只是表象,因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國家和黨的政治利益一定擺第一位,如果企業理念和政府立場相衝突,當局就會要求企業修正作法。
此次Google與中國政府的爭端,凸顯出中國對於人民言論的限制與對外資歡迎程度的降低。中國新生代運用網路來對付政府的箝制,這群年輕、受教 育、渴望自由以及質疑政府的中國新生代,他們利用網路對抗司法不公、官場賄賂、搜尋被封鎖的外界資訊。這也使得中國當局對於網路審查極為重視,唯有掌控人 民的言論與思想,才能有效的避免反政府的行為發生。

現在全球還有40多個國家在執行網路審查與過濾,其中有25國對Google進行封鎖。在Google退出中國事件後,雖然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尊重Google的決定,並支持網路自由。不過現階段的中國,中共仍是最優先目標,政府不會為了任何原因而動搖她的絕對統治。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