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ribute to http://www.flickr.com/photos/malingering/2148135682/
最近網路圈最夯的議題大概非 Google+ 莫屬了,雖然現在仍未全面開放,但網路上已經討論的沸沸揚揚了。Browny 也透過友人的邀請,嘗試當了一下居家 (G+) 好男人。
有了先前 Wave 和 +1 button 種種進軍社交領域的
談論 Google+,不免一定會被拿來和目前兩個最大的社交網路 Facebook 和 twitter 比較。因此,本文先回顧這兩個歷經考驗而屹立不搖的服務,再來看看 Google+ 帶來了什麼樣創新和挑戰。
以人為本 還是 以物為本 的社交生態
每個人使用服務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某種程度上來說,服務本身的機制會影響使用情境往不同的方向演進。以我自己為例,Facebook 上的好友幾乎都是我認識的人 (也許不一定很熟,但至少並非素未謀面);而 twitter 上的好友大多是我不認識的人,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這就是機制上的差異,造就了兩個文化迥異的社群網路。講了半天,到底什麼是「機制」啊!簡單來說,你必須要問這個服務兩個問題:1. 彼此的連結如何建立,透過什麼方式建立? 2. 可以透過這個連結作哪些事情,連結和連結之間有什麼互動?
拿這兩個問題來問 Facebook 和 twitter,他們之間的差異就顯而易見了!以下來列舉一些比較
- 彼此的連結如何建立,透過什麼方式建立?
- Facebook: 一方提出請求,另一方同意便能「互相」成為「好友」。
- twitter: 甲方 follow(跟隨)乙方,乙方無需同意,甲方便成為乙方之 follower(跟隨者)。
- 可以透過這個連結作哪些事情,連結和連結之間有什麼互動?
- Favebook: 好友互相可以看見彼此的訊息,並且有些東西可能還會被好友的其他好友看到。
- twitter: 甲方(追隨者)單方向看見乙方(被追隨者)的訊息,乙方若未 follow 甲方,則不會看到甲方的訊息。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問答,其中的規則當然並非僅此而已。我想表達的是,由於機制的不同,造就了這兩個服務不同的生態環境:Facebook 走向 人為本(以真實人際關係為基礎來擴展) 的網路,twitter 則走向 物為本(以 內容/興趣 為基礎來擴展) 的網路。
孰優孰劣
若考量真實世界複雜的人際關係,世界上恐怕沒有唯一的機制能夠完美詮釋這樣複雜的網路,這兩個服務都只是一種簡化的模型罷了!既然是模型,把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套上這些簡化的規則,自然會產生一些不完美。
利弊該從何分析起?從我們都拿這些服務做些什麼事情來看,大概可以簡化成兩個動作:接收訊息 與 發送訊息,完美的情況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對的人將對的訊息傳到對的人手上」對吧!
升學有所謂「選校不選系」或是「選系不選校」,對照看來 Facebook 就是所謂「選人不選文」;而 twitter 則為「選文不選人」。
- Facebook: 「選人不選文」有什麼樣的特性?
- 從接收訊息端來看:就算是你再熟的朋友也會張貼你不感興趣的話題、分享你不感興趣的連結、玩你不感興趣的遊戲,然後 這些你不感興趣的東西充斥在你的塗鴉牆上頭,導致「對的人(也就是Facebook當中的好友)將錯的訊息傳到我的手上」。
- 從發送訊息端來看:因為沒辦法很容易指定什麼訊息給什麼人看,導致「我很難將對的訊息傳到對的人手上」。
- 從接收訊息端來看:就算是你再熟的朋友也會張貼你不感興趣的話題、分享你不感興趣的連結、玩你不感興趣的遊戲,然後 這些你不感興趣的東西充斥在你的塗鴉牆上頭,導致「對的人(也就是Facebook當中的好友)將錯的訊息傳到我的手上」。
- twitter: 「選文不選人」有什麼樣的特性?
- 從接收訊息端來看:由於是選文不選人,基本上你會 follow 的人,就是經常會講述一些你感興趣東西的人;換句話說,其實是在 follow 「內容」而非「人」。
這樣看來,對的訊息的確可以比較準確的傳到對的人手上;但是那些跟「人」比較有關的訊息 (生活照片、心情抒發, 等等...),就比較難在上頭得到認同! - 從發送訊息端來看:會 follow 我的人應該是對我過去的發文感到興趣的人,因此 follower 對你有某種一致性的期待,發文的時候難免會有所顧慮,畢竟他們大部分是衝著「內容」而來的啊!
- 從接收訊息端來看:由於是選文不選人,基本上你會 follow 的人,就是經常會講述一些你感興趣東西的人;換句話說,其實是在 follow 「內容」而非「人」。
Google+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瞭解到,這兩種網路各有擅場,那麼 Google+ 做了些什麼呢?簡單來說,Google+ 在 訊息的發送與接收 上加了過濾器 (就是 Circle,也稱作社交圈),試圖在「以物(內容)為本」的基礎上帶進「人(對象)」的特質。
Google+ 在機制上,我個人認為是比較接近 twitter 的,關於「機制」問服務兩個問題:
- 彼此的連結如何建立,透過什麼方式建立?
- Google+: 甲方 follow(跟隨) 並 需將其分至一類別,乙方無需同意,甲方成為乙方之 follower(跟隨者),這點和 twitter 是一樣的。
- Google+: 甲方 follow(跟隨) 並 需將其分至一類別,乙方無需同意,甲方成為乙方之 follower(跟隨者),這點和 twitter 是一樣的。
- 可以透過這個連結作哪些事情,連結和連結之間有什麼互動?
- Google+: 甲方成為追隨者後,可以看到乙方之訊息,並且乙方也可以從 Incoming 這個額外的塗鴉牆上看到甲方之公開訊息 (有點 Facebook 的味道,但是 Google+ 另外幫你開了個塗鴉牆,讓你有機會認識一下那些追隨你的人,又不會弄髒原本的塗鴉牆)。
那麼,考量「對的人將對的訊息傳到對的人手上」這件事,Google+ 做了什麼努力呢? 是的,就是小圈圈的主要功能,不過這也端看用戶要如何建立小圈圈。
該以「人為本」建立小圈圈 (例如:高中同學、社團好友、同事等等...),還是以「物為本」(例如:旅遊、網路資訊、政治議題等等...) 建立小圈圈呢,Google+ 帶來了多種可能 (一個人可以被加入多個圈圈當中),感覺像是要融合 Facebook 和 twitter 建立一個多重典範的感覺。
隱私/社交(新鮮感)
另一個社交網路重大議題便是隱私,本篇文章雖不探討此問題,不過我覺得有時候窺人隱私反而是社交網站的黏性來源:諸如「看到朋友發言底下的一則回覆很有趣,想要知道留言的人長得什麼樣子」與「我不想讓朋友 tag 我的照片,被他的其他朋友看到」之類的矛盾。「以人為本的網路」比起「以物為本的網路」,更多了些黏性。
結語
最後,我想引述一篇我覺得很 中肯的文章 當中的論述:
When it comes to representing relationships online, there are two big questions:
Our offline relationships are very complex. Should we try and replicate the attributes and structure of those relationships online, or will online communication need to be different?
線上的關係有必要複製線下人際關係的複雜嗎?
If we do try and replicate the attributes of our relationships, will people take the time and effort to build and curate relationships online, or will they fall back to offline interactions to deal with the nuances?
假如真的要這麼做,得到的利益值得花時間下去學習嗎?
Google+ 的確有一些新的機制,這樣的機制或許有更大的彈性去適應真實世界複雜的人際網路。相對的,使用上的複雜度也提高了。如果今天沒有 Facebook 也沒有 twitter,我想 Google+ 會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可惜事實並非如此,Google+ 還有長遠的路要走啊。
您對於 Google+ 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或者見解嗎?都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唷!如果您對我的 G+ 也有興趣,歡迎造訪:http://gplus.to/browny
最後,辛苦您看到這裡,推薦兩個 Google+ 的 Chrome 套件:
1. 不用點擊就可以在 Google+ 裡面預覽照片
2. 輕鬆分享 Google+ 的文章到 twitter 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