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搜尋引擎的日益普遍,想必大家都曾試著在Google、雅虎等各家搜尋引擎上打過自己或親友的名字來查詢吧?為了協助網友們增進尋人的效率,Google官方部落格昨天宣佈一個重大的訊息,將原本就有的Google Profiles(Google個人資料)擴大其使用範疇,同時也開放發言權給廣大的網友們。
簡單來說,Google Profiles有點像是提供一個管道,開放讓網路群眾自行編撰個人資料的小百科;只不過維基百科上通常只查得到知名人士的資料,但Google卻能讓我們也編輯自己的小檔案。
Google開放權限供大眾自行編輯自己的自我介紹、照片、學歷、經歷還有網站、聯絡方式等資料,既保障了每位用戶的隱私,又能適度開放一些公開訊息供外界查詢,這個Google Profiles的應用顯得十分便利。
當大多數的網友都開始更新自己的個人資訊之後,未來大家也可以在搜尋引擎上查到人際網絡的小檔案!好比我們就可以透過Google Profiles,查詢Jon Wiley這位Google資深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個人簡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更新自己的小檔案吧!
在搜尋到Google用戶於Google上建立的個人檔案後,Google亦在MySpace、Facebook、Classmates與LinkedIn等社交網站上提供搜尋連結。
Google在搜尋中嵌入了社交化的個人檔案搜尋功能,當使用者搜尋人名時,結果頁面會出現這些人在Google上所建立的個人檔案。
Google軟體工程師Brian Stoler表示,使用者經常會利用Google搜尋自己或別人,但有可能會有同名的情況出現,而且所出現的結果也不見得是使用者樂見的。
因此,使用者可以透過Google檔案功能,建立自己的個人檔案,未來利用Google檔案搜尋功能就能搜尋到使用者自行編輯、且期望別人能夠看到的個人檔案,同時可連結到完整的個人檔案頁面。
Google要求使用者在個人檔案中輸入更詳細的資訊以供搜尋結果呈現,諸如使用者的照片、故鄉、工作職稱、公司或學校名稱等。在搜尋到Google用戶於Google上建立的個人檔案後,Google亦提供同樣名稱在MySpace、Facebook、Classmates與LinkedIn等社交網站上的搜尋連結。
產業觀察家認為,Google嘗試吸引更多使用者建立個人檔案,並且打造類似社交網站的連結;此外,這也是一種創新的手法讓使用者可自行打造搜尋結果內容。不過,也有人認為,相較於其他社交網站,Google並未提供過濾機制,而是讓所有人皆可存取使用者的個人檔案,有隱私曝光之虞。(編譯/陳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