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ksyz/2843082290/
現今大多數的人想要找什麼資訊,第一個想到的不會是翻字典、也不會是去圖書館,而是打開一個輸入框,然後 Google 下去。Google 的內容包羅萬象,背後優秀的演算法排序,已經盡可能符合大多數人的要求,但是在一些 專業的/特定的 領域,它一般性的結果可能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
前陣子在 RWW 上頭看到一個新創的搜尋引擎相關服務 blekko,以及作者打算怎麼使用它的一些情境描述,不禁讓我反思,自己不斷反覆修正演練的資訊管理流程,在搜尋這塊領域,是否善用了工具達到最高效率。
提到 blekko,最容易理解它的方式就是先了解 Google Custom Search,顧名思義「客製化搜尋」的概念就是讓 User 自行限制一些搜尋的範圍。用打獵來舉例子的話:你要獵一隻兔子,你用一般的 Google Search,它會幫你去都市找兔子,去高山上找兔子,去森林找兔子、去草原找兔子。但是你的經驗告訴你,兔子最常出現在草原,所以何必去其他地方找呢?所以你可以設定一個「只要去草原找」的條件,這就是 Custom Search。

還沒有用過的朋友不妨趕緊來試試看 Google Custom Search (簡稱 CSE),如上圖,我示意地建構了三個客製化的搜尋引擎,有「中文資訊部落格」、「Code Search」、「免空搜尋引擎」。當我要寫一篇新文章時,我會利用「中文資訊部落格」搜尋一些知名的資訊部落格是否已經介紹過同樣的服務;當我要找一些範例程式、或者程式寫作疑問的時候我會利用「Code Search」引擎;當我要找某個
是的,依據每個人專業領域和興趣嗜好的不同,你一定有針對你熟悉領域的一些私藏資料來源、一些該領域的專家 論壇/部落格。以我自己弄的「免空搜尋引擎」為例 (如下圖),就整合了一些我常用的免空搜尋引擎 (HotFile123, RapidDigger 等等...),這樣一來我不需要一一上不同的搜尋引擎去查找,直接將四個引擎整併在一起,出來的結果也比直接 Google Search 還要精確。


再以「中文資訊部落格」為例 (如下圖),我將「電腦玩物」和「重灌狂人」這兩個知名的部落格納入這個搜尋引擎,之後要找一些軟體,或是看看我想介紹的服務,他們是否已經介紹過,就可以利用這個客製化引擎來查找。


有了客製化搜尋引擎,你可以將你同性質的的專家網站清單通通整合起來,儼然就是一個高精準搜尋引擎。但是這樣還不夠,每次要進行客製化搜尋都時候,都要打開網頁,然後跳到 CSE,再選擇搜尋引擎,實在是太麻煩了。所以接下來要搭配上 Chrome 的 Omnibox,所謂 Omnibox 其實就是 Chrome 的網址列,不過他還多了一個搜尋的功能。
Omnibox 是以 Google 作為他的預設搜尋引擎,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把網址列當做 Google Search 使用,當然這是可以更改的,甚至你也可以將你的客製化引擎指定為預設搜尋引擎,更可以設定快速鍵來切換不同的搜尋引擎,以下先來看看操作的示意影片!
影片中我利用不同的 keyword 來選定我現在要用的搜尋引擎,像「chit」就對應到「中文資訊部落格」;「file」就對應到「免空搜尋引擎」,「en2ch」則對應到 Google 的英翻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