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facebook mail」的一點雜想

關於「facebook mail」的一點雜想: "Facebook要提供新的「電子郵件」服務。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原本沒有什麼感覺,以為只是他們想推出自有品牌的電郵服務,進一步深化用戶的認知,說來只是一種行銷手段,所以並沒有特別留意後續消息。



不過,後來Facebook老闆Mark Zuckerberg在簡報上提到的「次世代的傳訊系統」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確實,現有的email系統無論多好,仍然是來自數十年前的產物;從email位址的形式、使用方式、訊息內容的結構都有翻修的需要。



舉個例子,電子郵件的「主題」(subject)欄就是一個麻煩;有時候我們只是要寫個短訊,還得費心想一個題目,或是乾脆把訊息寫在主題欄中,內文只寫「如題」。然而如果真的把它拿掉,又可能衍生出新的問題,整排信件排列下來,恐怕會不知道哪封是哪封。



或許將email即時傳訊(instant messaging,IM)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傳msn或gtalk是沒人在寫主題的。



此外,email「過於正式」的形式也是Zuckerberg想要解決的問題;來自手寫信紙時代的習慣,讓正式的電子郵件也保留了「xx您好 + 主文 + 敬祝(拉抬頭)大安 + (署名)敬上」的格式。雖然這個形式長年以來已經有所簡化,但在求職、洽公之類的場合還是得等因奉此一番。



對我們這個年紀受過「應用文」訓練的人而言,這不是太大的問題,反正怎麼寫都比正式公文或書信簡單,至少還不用拿毛筆;但對於Zuckerberg這個世代的人來說,這些封建時代的習慣相當可恨,必須列為剷除的目標。



所以,Zuckerberg說新的facebook傳訊:"

……絕對不是現在的email,而是比較像IM,但仍然跟傳統的電子郵件、Facebook站內訊息、以及現有的IM彼此整合,而且能夠以通訊對象為單位,保留完整的通訊記錄。

任何人如果試圖革新email這種名列世界遺產的古董,都必須有足夠的使用者基礎為後盾,否則就像現在許多台灣網站被Internet Explorer 6困住一樣,舊的去不了、新的進不來。

從這個觀點來看,目前使用人口超過5億、名列世界第三大國、擁有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一Internet用戶的facebook,應該是最適合發動這場革命的同盟會。

然而,照著Facebook的路走,就可以推翻老朽腐敗的email朝代嗎?並不盡然。Zuckerberg很聰明,他沒有說要徹底改變現有的email或msn系統,而是要跟它和平共存。

道理很簡單,要徹底改變現有的email系統,必須先認清幾個可能的盲點:
  • 雖然facebook的用戶很多,但並非全部都是這套新系統的潛在使用者。
  • 仍然還有15億的網路用戶並非facebook會員,而他們幾乎100%是傳統email用戶。
  • 傳統email是有些問題,但這些並不是每個使用者的問題。
  • Zuckerberg所舉出的缺點,像是太過正式、不夠即時、結構繁複等等,有些時候、對某些人其實是優點。
  • 最重要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想把網路上的通訊途徑都整合起來、留下完整通訊記錄、或是把這些託付給facebook。

或許概念略有不同,但在我看來,Facebook想做的事情,一年多以前Google就想藉由Wave服務「為21世紀的電子郵遞掀起革命」(reinventing email for the 21st century),而我在一年多前給Wave的結論是「搞頭不大」;果然,Google就在今年八月宣布停止開發獨立的Wave服務。

無論從用戶數或是銀行存款來看,Google比起facebook不遑多讓,理論上「不為惡」的形象也比後者好上那麼一點,但要創造一個新時代的電子郵遞架構,讓幾億人同心同德貫徹始終一起跳船,還是沒有那麼容易。

Google Wave的失敗,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不是腦筋不聰明的問題(Google裡頭別的沒有,智商180以上的博士最多吧),而是我當時點出的:
Google在建立這項工具時,沒有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到「人」的問題。

雖然現有的email和IM系統有很多缺點,但人是會自己找到出路的;而且一旦找到跟缺點和平共存的方法,就會反過來跟這些缺點彼此擁抱、成為很難拆解的生命共同體。

(我在前述這篇「Google Wave:有待加油」中所提到的觀點、以及文後和讀者之間的交流,相信對於這次觀察facebook的動作也有點用處,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一下。)

如果沒有看透這一點,而想硬拆散幾億人跟他們的生命共同體,要成功的機率就相當低;這一點是個人電腦和Internet發展至今的共通問題,email如此、IM如此、作業系統如此、電子書也是如此。

從facebook所公布的設計內容來看,我認為他們確實從Google Wave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讓email更像IM、更像電話簡訊(SMS),但不強求也不鼓吹「即時性」、也不試圖取代現有的email架構。

另外一個讓facebook技術上成功機率較高的原因,在於相較於Google的開放式服務(各個服務基本上獨立、使用者用同一帳號在服務間遊走),facebook的封閉式「高牆花園」設計更容易將會員導引到新服務中,讓整天掛在上面的會員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新的模式。

至於facebook的新服務好不好用、搞頭大不大,就留待拿到帳號之後試用看看再說了。

(以下是一些雜想,跟facebook服務無關。)

說到改革email系統,其實還是老話一句,要先從「人」的因素下手。舉個例子,如果往後的email位址不再是xxx@xxx.com的形式,而是本名,在收件人名上寫林志玲就寄給林志玲、Steve Jobs就寄給Steve Jobs。

每個人出生就由政府發一個信箱,跟全球統一的身分管理系統彼此連結,也和每個人使用的家用或行動電信服務綁在一起,所以不用設定郵件伺服器、有新的服務只 要輸入名字就行;彼此傳信就像發簡訊一樣,要即時通、要聊視訊也可以,最好再綁一下GPS衛星定位。如此一來,就不會有Google Wave想解決的那些問題、也不再有facebook想解決的那些問題。

然而,這麼完美的系統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在我有生之年,也許看不到這樣的結果(也最好不要),但我樂見隨著商業競爭和技術進步而來的逐步改革;前面這兩句話看來也許有點矛盾,確實,但我們對於許 多科技事物的心態不正是如此?我們都希望可以長生不老、或是享受隨著長生技術而來的好處;但如果每個人都真的長生不老,對這個世界會不會是一場災難?

長生不老的技術本身是好的,但如果會引發災難,當然是人的問題。但就如同一位讀者對我那篇Wave文章的質疑:「難道技術不屬於人的層面?」當然也可以說是,但重點在於人怎麼使用技術、甚至人是否被技術所使役。

說到這裡,想到一個不算太好笑的笑話:美國有些州的民眾會用這句標語來爭取隨身帶槍的權利:
Support the right to bear arms.
(支持攜帶武器的權利)

不過有人會拿這句來開玩笑:
Support the right to arm bears.
(支持讓熊攜帶武器的權利)

話說回來,現在除了「全球政府」之外,目前能賦予相對多數網民「個人身分」的服務,大概也非facebook莫屬了;問題是,在網路這個虛擬地球上,有多少人想認真當個facebook的國民?
Guns don't kill people, people do.
(槍不會殺人,人才會。)

不過,有了槍之後,要修理人就容易得多了。所以西諺有云:
Have gun, will travel.
(一槍在手,心盪神馳)

所以,技術上我對facebook的玩法有所期待,不過實際應用和成效上還是抱著點保留態度。Mark大哥說「隱私權的時代已經結束」;也許他是新時代的先知,不過最後還是跟Google借用一下「不為惡」這個原則,與大哥共勉之。


參考閱讀:


附記:Facebook的概念不錯,不過說真的,聽Mark Zuckerberg的簡報介紹真的很想睡。依照創投顧問的說法,如果一個新概念沒辦法在幾分鐘之內解釋清楚、或是簡報時令人在幾分鐘之內就會打瞌睡,都不會是太有創意的東西。

一來我只一半同意這個觀點、二來人家是全世界人口第三多的facebook……,我還是把自己搖醒好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