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sh Asia在
13日正式開展,開場論壇就邀來重量級講者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兼營運長阿羅拉(Nikesh
Arora),他在2014年加入軟銀,2015年正式接任軟銀集團總裁,負責海外業務,要找出「下一個阿里巴巴」。孫正義雖然仍未交棒執行長的位置,但
阿羅拉被視為主要的接班人。
以下是阿羅拉的開場演講摘記:
昨天晚上我跟同事坐在巴士 上,他們低頭滑手機、看影片或看書,沒有人想跟我聊天,對手機比較有興趣,5年、10年前我們很難想像這個情況,那時候沒有連結 (connectivity),也沒有手機可以做很多事。我想的是,從現在開始的10年我們要做什麼?思考創業、生活和科技,會比思考明天、下週、下一季 要發生什麼事還來得容易。
通常我會問我的同事一個簡單的問題:「告訴我過去10年,什麼東西消失了?」當數位相機取代傳統相機之後,就永遠改變了,因為可以拍很多照片,現在手機有拍照的能力。
很多東西消失了,但因為某些情緒上的原因,有些東西仍然沒有消失,像是書籍和報紙,最有效率發布和消費的方式是在網路上,但現在還是很多人讀報,因為這是人們的習慣。但停下來想一想,相信我們的孩子不會每天早上等著看報紙,然後在一天之後再拿到另一份報紙。
所以很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會在下一個10年消失呢?
如果你看過去10年,我們 創造了很多工具(utility),我們習慣在生活中有工具,飛機、交通工具、鐵路,過去10年有什麼工具被創造了?Google?每次你要找什麼的時 候,你只要透過手機上網,你不需要記得,就可以找到它。這怎麼發生的?因為一個基礎的目的:連結。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連結!
我們都相信,在任何世界上 發展的地方,都會有連結,10年前,你不相信不論我們去到哪裡都會有連結。新的工具創造了連結,有了寬頻和雲端,讓事情發生的速度越來越快,有了連結性, 更有能力創造新的工具。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製造有意義的內容,可以寫訊息、拍照和錄影,在任何地方都能創造內容,每個人現在都連結在一起了。
我們都在網絡的底端,其他所有的東西都在雲端上,這是過去10年被創造出來的工具。
如果你相信工具是真的,你會理解很多新事業的創造都是建立在這些工具之上,例如Google出現了,如果沒有連結的話它不會成功,甚至不會存在,星巴克和零售業就算沒有網路也會活得很好,並不依賴這些網路工具來製造產品。
如果不是因為連結的能力和每個人都有手機,所以能隨時知道我們在哪裡的話,Facebook也不會存在。Google Maps、WhatsApp、LINE、Viber,如果沒有連結的話,我們沒辦法隨時跟朋友溝通。
所以我們正在科技和創造新工具的巨大轉移之中,當科技轉移發生時,它會顛覆所有產業,每個圍繞在我們周圍的每個事業都會被質疑,不再可能用以前同樣的方式來經營事業。
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意思是,看看Uber,雖 然在日本因為有好的計程車體系,所以Uber運作得不是很好。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在旅行時,用的是Uber、Ola、滴滴出行、Grab Taxi等等,這些事業都仰賴使用者和駕駛有手機,並且連結到雲端,才能讓這兩者之間快速溝通,創造全新的服務和產業。所以你可以從現有的服務出發,奠基 在創造和工具上,建立新的服務,就會出現像Uber這樣爆炸性的東西。
或像是在中國、美國、印 度、歐洲不同地方提供快遞服務,這是因為新工具可以更有效率的溝通,這是科技革命的第一步。這個革命將會進到我們做的每件事情上。當你走進一個會議,你會 想:為什麼我們要派人在桌子前註冊,為什麼要有名牌?為什麼不能用手機直接掃描後就走進去?這是可能的,這將來會發生。
如果你看下個5到10年,我們才剛要起頭而已。過去我們雖然創造了網路和工具,但只連結了人們,我們有機會可以連結所有的事物,把晶片放在所有圍繞著我們的的事物上,成本很便宜,那為什麼我們要把晶片放在所有東西上呢?因為可以讓生活更方便、更有效率。
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燈泡都連結到雲端的話,你永遠會知道哪些燈泡壞了,如果你是燈泡公司,可以配送新的燈泡,如果你是中間服務商,就去換燈泡。如果你的晶片在所有汽車的引擎上的話,你會知道什麼配件壞了,冷氣發生什麼事,你會有更多的資料。
這才是第一步而已,因為當你有這麼多裝置,我們會被爆炸的資訊淹沒。當你有很多資料時,可以用資料讓生活更好,改善產業。例如,多少人擁有自己所有的數位健康資料?這很笨。
如果蒐集你每天、每週及每 月的資料的話,你去看醫生時,醫生就可以告訴你,過去30或45年,你的身體有怎樣的變化,有什麼可能導致你生病。不只如此,如果可以蒐集房間所有資訊給 醫生的話,他會告訴我們,跟住在附近的其他人比起來情況如何,甚至還能預測什麼情況下可能會得到感冒。
當你開始蒐集資料,不只在醫療,也在教育上。在這個全球科技轉移的時代,每件事被連結在一起,會創造巨大的資料,讓很多公司可以使用,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Hyperloop是伊 隆・馬斯克的構想,可以做到每個小時1200公里,跟聲速很接近,非常瘋狂,他們把白皮書Hyperloop Alpha放在網路上,兩個公司開始做,一個公司(Hyperloop One)募得80萬美元,還在拉斯維加斯做了第一次測試。有些人可能會辯論,他們幹嘛要做這個?當我看影片時,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功,但是就是有人正在想辦法,讓事情的速度比以前快10倍。
我希望你記得三件事:
[拆解軟銀3]接班人領軍,軟銀全球化策略3大佈局
原文: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570
以下是阿羅拉的開場演講摘記:
昨天晚上我跟同事坐在巴士 上,他們低頭滑手機、看影片或看書,沒有人想跟我聊天,對手機比較有興趣,5年、10年前我們很難想像這個情況,那時候沒有連結 (connectivity),也沒有手機可以做很多事。我想的是,從現在開始的10年我們要做什麼?思考創業、生活和科技,會比思考明天、下週、下一季 要發生什麼事還來得容易。
通常我會問我的同事一個簡單的問題:「告訴我過去10年,什麼東西消失了?」當數位相機取代傳統相機之後,就永遠改變了,因為可以拍很多照片,現在手機有拍照的能力。
很多東西消失了,但因為某些情緒上的原因,有些東西仍然沒有消失,像是書籍和報紙,最有效率發布和消費的方式是在網路上,但現在還是很多人讀報,因為這是人們的習慣。但停下來想一想,相信我們的孩子不會每天早上等著看報紙,然後在一天之後再拿到另一份報紙。
所以很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會在下一個10年消失呢?
如果你看過去10年,我們 創造了很多工具(utility),我們習慣在生活中有工具,飛機、交通工具、鐵路,過去10年有什麼工具被創造了?Google?每次你要找什麼的時 候,你只要透過手機上網,你不需要記得,就可以找到它。這怎麼發生的?因為一個基礎的目的:連結。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連結!
我們都相信,在任何世界上 發展的地方,都會有連結,10年前,你不相信不論我們去到哪裡都會有連結。新的工具創造了連結,有了寬頻和雲端,讓事情發生的速度越來越快,有了連結性, 更有能力創造新的工具。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製造有意義的內容,可以寫訊息、拍照和錄影,在任何地方都能創造內容,每個人現在都連結在一起了。
我們都在網絡的底端,其他所有的東西都在雲端上,這是過去10年被創造出來的工具。
如果你相信工具是真的,你會理解很多新事業的創造都是建立在這些工具之上,例如Google出現了,如果沒有連結的話它不會成功,甚至不會存在,星巴克和零售業就算沒有網路也會活得很好,並不依賴這些網路工具來製造產品。
如果不是因為連結的能力和每個人都有手機,所以能隨時知道我們在哪裡的話,Facebook也不會存在。Google Maps、WhatsApp、LINE、Viber,如果沒有連結的話,我們沒辦法隨時跟朋友溝通。
所以我們正在科技和創造新工具的巨大轉移之中,當科技轉移發生時,它會顛覆所有產業,每個圍繞在我們周圍的每個事業都會被質疑,不再可能用以前同樣的方式來經營事業。
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1. 你可以很幸運的變成新工具的擁有者
如果你做跟連結有關的事業 的話,你會做得很好,並且活得很久,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連結。如果你是硬體事業,也會活很久,因為我們總是會需要裝置來做更多事情。但是,工具只是基本,它 讓新事業可以奠基在它之上,你幸運的話,也許可以創立一個Google、Facebook、WhatsApp,這些是奠基在工具之上的事業,可以瞄準並連 結世界上的數十億人口,你可以變成創造全球使用者工具的那個人。2. 如果你不擁有工具或基礎建設,通常這些事業會做得比擁有工具的事業還好。
因為工具通常會因國家而變得破碎,所以(不擁有工具或基礎建設)可以創造全球型的事業。3. 你也可以在你的市場基於工具來設置新事業,可以變成區域或在地的競爭者。
你可以有一個橫跨亞洲的訊息公司,或是獨占其他地方。每一次新工具被改變的時候,新事業的想法也就蓬勃發展。意思是,看看Uber,雖 然在日本因為有好的計程車體系,所以Uber運作得不是很好。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在旅行時,用的是Uber、Ola、滴滴出行、Grab Taxi等等,這些事業都仰賴使用者和駕駛有手機,並且連結到雲端,才能讓這兩者之間快速溝通,創造全新的服務和產業。所以你可以從現有的服務出發,奠基 在創造和工具上,建立新的服務,就會出現像Uber這樣爆炸性的東西。
或像是在中國、美國、印 度、歐洲不同地方提供快遞服務,這是因為新工具可以更有效率的溝通,這是科技革命的第一步。這個革命將會進到我們做的每件事情上。當你走進一個會議,你會 想:為什麼我們要派人在桌子前註冊,為什麼要有名牌?為什麼不能用手機直接掃描後就走進去?這是可能的,這將來會發生。
重新想像世界
然後你開始重新想像這個世界,因為新工具讓你有能力創造一個新的世界,這不會停止。沒有什麼是安全的,我們購物的方式、點食物的方式、跟朋友互動的方式,因為新工具的創造,我們在生活中做的所有事都將被改變。這只是解釋了過去5到10年發生的事,那從現在開始,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看下個5到10年,我們才剛要起頭而已。過去我們雖然創造了網路和工具,但只連結了人們,我們有機會可以連結所有的事物,把晶片放在所有圍繞著我們的的事物上,成本很便宜,那為什麼我們要把晶片放在所有東西上呢?因為可以讓生活更方便、更有效率。
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燈泡都連結到雲端的話,你永遠會知道哪些燈泡壞了,如果你是燈泡公司,可以配送新的燈泡,如果你是中間服務商,就去換燈泡。如果你的晶片在所有汽車的引擎上的話,你會知道什麼配件壞了,冷氣發生什麼事,你會有更多的資料。
所以下個5到10年,我們將會看到連結的事物會有爆炸式的成長,人們稱它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但我們稱為這是新工具的創造,我們創造工具的連結性。當所有圍繞我們的東西都連結在一起的時候,會改變每個事業的結構,每個你擁有的公 司、每個你進到的產業,都會被連結在一起。我有個有趣的例子,兩週 前,我的Tesla車子跟我說找不到鑰匙,我打給Tesla,他說,我看到你車子停在哪裡,你的鑰匙不能用了,但可以打開App,有個「打開車門、啟動」 的按鈕,按下去就打開車門並啟動車子了。這是可能的,因為我的車子連網。這可能發生在你生活中的所有的東西上,像門、燈、冷氣、洗衣機、電視,我們將會看 到連結裝置的巨大爆發,新的工具會誕生。
這才是第一步而已,因為當你有這麼多裝置,我們會被爆炸的資訊淹沒。當你有很多資料時,可以用資料讓生活更好,改善產業。例如,多少人擁有自己所有的數位健康資料?這很笨。
如果蒐集你每天、每週及每 月的資料的話,你去看醫生時,醫生就可以告訴你,過去30或45年,你的身體有怎樣的變化,有什麼可能導致你生病。不只如此,如果可以蒐集房間所有資訊給 醫生的話,他會告訴我們,跟住在附近的其他人比起來情況如何,甚至還能預測什麼情況下可能會得到感冒。
當你開始蒐集資料,不只在醫療,也在教育上。在這個全球科技轉移的時代,每件事被連結在一起,會創造巨大的資料,讓很多公司可以使用,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Hyperloop是伊 隆・馬斯克的構想,可以做到每個小時1200公里,跟聲速很接近,非常瘋狂,他們把白皮書Hyperloop Alpha放在網路上,兩個公司開始做,一個公司(Hyperloop One)募得80萬美元,還在拉斯維加斯做了第一次測試。有些人可能會辯論,他們幹嘛要做這個?當我看影片時,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功,但是就是有人正在想辦法,讓事情的速度比以前快10倍。
我們開始思考,這不只是看到過去10年,創造工具所帶來的影響而已,人們也會對既有工具運作的方式重新思考,重新思考交通工具,說不定有人正在思考,從日本到舊金山,如何不花11小時,而只花4小時就到達?我們在這裡談這個跟創業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要當一個創業者,要改變世界,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了!因為我們有新工具的創造力,我們比以前更容易開始一個新事業。你可以向AWS、Google和微軟租用雲端服務,你可以瞄準有行動裝置的30至40億人口,你可以建造一個讓全球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服務。你也可以顛覆產業,建造新的工具。
我希望你記得三件事:
1. 思考改變10倍,不要只想10%!
不要只有移動或改變事情的10%,因為你如果思考的是改善10%的話,你會對5%、6%感到滿意。如果你想的是改變事情的10倍的話,中間你達到3倍、4倍,最終結果會達到改變超過60到70%。比起只改變10%,最好的結果是改變5倍。你會更興奮,更想讓這件事發生。2. 保持信念並用現實證實想法
這就是我的老闆、朋友和導 師孫正義,他最關鍵的特質之一,他對他的想法有高度的信念,他沒有一秒覺得自己可能是錯誤的,他沒有一秒覺得自己可能不成功。但這不代表他對自己的想法很 固執,他所做的事情是持續思考並調整,當他學到更多資訊,他就會改變,但你必須說服自己,讓你做出10倍的想法,並且追著它。當你用現實來證實你的想法的 時候,不只是說服自己而已,也可以說服身邊的人,這很重要,因為當你有好的想法時,要有能力讓人們願意加入你,成為團隊的一分子。你們就能對改變世界,感 到很興奮。3. 用最有限的資源執行
世界上的發明,幾乎永遠都是在有限的資源下被完成的,人們找到方法解決問題,通常是在車庫裡的兩個人、房間裡的四個人,用很少的錢完成的。通常大公司沒辦法像車庫裡的兩個人一樣,做太多的創新。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忘記,當你有想法時,每個人都要先愛你的產品,才有可能變成好的想法。所以,走出去吧,找到大的事情來做,找到你想改變的事情,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勸服你身邊的人你們都能做得到,並確保你用最少的資源來執行。延伸閱讀:
[拆解軟銀3]接班人領軍,軟銀全球化策略3大佈局
原文: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570